MGXTSV礦用光纜的井下敷設規范與注意事項
瀏覽次數:13發布日期:2025-04-11
MGXTSV礦用光纜是煤礦、金屬礦等井下通信、監控及數據傳輸的重要基礎設施。由于其敷設環境特殊,必須嚴格按照規范操作,以確保光纜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長期穩定性。本文將詳細介紹
MGXTSV礦用光纜的井下敷設規范及注意事項。
一、敷設前的準備工作
1.光纜選型與檢查
-確認MGXTSV光纜符合煤礦安全標準(如MT/T901-2019),具備阻燃、抗拉、防腐蝕等特性。
-檢查光纜外觀是否完好,無破損、壓扁或扭曲,測試光纖的衰減指標是否符合要求。
2.環境勘察
-檢查井下巷道走向、支架結構、電纜橋架或掛鉤的分布情況,避免與高壓電纜、動力線交叉或并行敷設。
-評估敷設路徑的濕度、溫度、瓦斯濃度及可能的機械損傷風險。
3.工具與人員準備
-準備專業敷設工具,如牽引機、滑輪、張力控制器、光纖熔接機等。
-施工人員需經過專業培訓,熟悉光纜敷設及熔接技術,并配備安全防護裝備(如礦燈、防爆通信設備等)。
二、敷設規范
1.敷設方式
MGXTSV礦用光纜的井下敷設主要有以下方式:
-掛鉤懸掛敷設:沿巷道頂板或側壁固定,光纜彎曲半徑≥20倍光纜直徑(動態敷設時≥30倍)。
-管道敷設:在易受機械損傷的區域(如采掘工作面),采用阻燃PVC管或金屬套管保護。
-直埋敷設:適用于底板穩定區域,埋深≥0.8m,并覆蓋警示帶。
2.牽引與固定要求
-牽引力≤光纜最大允許張力(通常≤1500N),避免猛拉或扭曲。
-使用防滑掛鉤或扎帶固定,間距≤1.5m,在轉彎處加密固定。
-光纜接頭盒應安裝在干燥、無機械沖擊的位置,并做好防水密封。
3.彎曲半徑與余纜管理
-靜態敷設時,彎曲半徑≥10倍光纜外徑;動態敷設(如移動設備附近)≥20倍。
-在接頭盒、終端盒處預留5~10m余纜,便于后期維護。
4.接地與防雷
-光纜金屬加強件需可靠接地,接地電阻≤4Ω,防止雷擊或感應電流損壞設備。
-在井下變電所或高壓設備附近,加裝防浪涌保護器。
三、注意事項
1.安全防護
-敷設時需遵循《煤礦安全規程》,嚴禁在瓦斯超限區域作業。
-使用防爆設備,避免金屬工具碰撞產生火花。
2.避免機械損傷
-光纜不得與尖銳物體摩擦,穿越支架或金屬邊緣時需加裝護套。
-嚴禁踩踏、重物擠壓光纜,尤其在采掘工作面等動態區域。
3.環境適應性
-高濕度環境需選用防水型光纜,接頭盒采用環氧樹脂密封。
-高溫區域(如機電硐室)應選用耐高溫光纜(如-40℃~+70℃型號)。
4.測試與驗收
-敷設完成后,用OTDR(光時域反射儀)測試全程衰減,確保無斷點或異常損耗。
-記錄敷設路徑、接頭位置及測試數據,歸檔備查。